原标题:何鄂:艺术是揉进生命的作品 “我的手是这样的宽大粗糙,像天生就是来做雕塑的。”在她手中,朴实无华的泥土与石头成了一件件富有魅力的艺术品:《黄河母亲》《希望星辰》《绣花女》……她就是著名女雕塑家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全国三八红旗手何鄂。 出生在上海金山的何鄂从小喜欢画画。1951年,何鄂考入西北艺术学院(现西安美院)美术系,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女雕塑家。 1962年,何鄂告别丈夫和刚刚两岁的女儿,迈进了漫天黄沙、荒凉寂寥的戈壁滩,来到敦煌,由此开始了长达12年与莫高窟相伴的岁月。12年,她临摹了194窟、159窟等多个洞窟的彩塑。“敦煌艺术就像大海一样,我仅深入到大海的一滴水中,便给了我无尽的滋养。”在何鄂心中,是古代艺术家唤醒了她的创造基因。在民族艺术的大道上,她要接过前人的接力棒,走出自己的创造,走出时代的创造。 “传统是前人的创造、前人的成就。真诚地学习古人、学习遗产,然后远远地离开他们。”何鄂创作的升华,是在深入学习、不断提问和寻找答案中找到历史文化精髓的过程。《巨匠》诞生了,“献给古代优秀文化的创造者”是何鄂在雕像背后刻的字,她感动于古人的伟大创造。 何鄂这样诠释艺术:艺术是精神心灵的产品,是把自己的生命揉进去创造的作品。带着这样的情怀,1986年,《黄河母亲》落成于黄河之滨,30年时光流逝,在海内外享有盛誉。《黄河母亲》成为到兰州旅游的人都会去合影留念的标志性雕塑。正如何鄂所说,母亲是永恒的,世世代代炎黄子孙都是黄河母亲的儿女。 1994年,57岁的何鄂辞去了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一职,创办了何鄂雕塑院。在这个以“弘扬民族文化,创造时代精品”为宗旨的雕塑院,诞生了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与对西部人民生生不息生命力赞美的《厚土》系列作品,展示甘肃各民族团结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题的《和睦》,被誉为“新时期雕塑的奇迹”的《成吉思汗雕塑群》…… 对于获得的诸多荣誉,何鄂说:“荣誉是这个时代、国家、人民对艺术家的认可与尊重,我很感恩地接受这样的荣誉。其实,我别的都不会,只会捏泥人儿。” (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张博 袁艳艳) (责任编辑:admin) |
樊再轩全程参与了第85窟、第98窟修复等重要项目在河南出生、长...
1900年王道士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,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...
历经劫难的四大名窟如何平衡保护与开放考验保护者的智慧和定...
连日来,位于敦煌市鸣沙山景区的雕塑园吸引了众多游客。以莫...
黄河母亲像,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、小西湖公园北...
“朝圣之路·圣迹——从敦煌到伊比利亚半岛”展览,通过50幅摄...